熬过疫情成功上市完成涨价,金龙鱼的生

身为食用油领头羊,金龙鱼表面有着高枕无忧的大比例市场占有率,并且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疫情时期,还先后完成了上市和涨价,表面上前途无限。但在近期发布业绩预告后,金龙鱼的股票便陷入了多日的大跌之中,显然不符合外界的预期。

从向来以业绩预期说话的股市表现来看,股价连续下跌意味着金龙鱼显然已经陷入了不够赚钱的困境,让人不禁好奇,金龙鱼的生意是有多难做?是什么让金龙鱼如此难做?

金龙鱼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商之一,主要销售米油面等面向消费者的厨房食品,以及面向农户的饲料产品,从历年公开的财报来看,厨房食品约占总营收的六成,而饲料则占四成上下。

从结构上来看非常传统的金龙鱼,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属于毛利率较低的粮油企业,就拿年预计营收仅为金龙鱼一半的贵州茅台来说,后者的净利润高达亿元,而金龙鱼才49.97亿元,已经不是一两倍的差距了。

虽然金龙鱼的市场份额依然傲视群雄,分别在米、面、油等多个领域维持着国内第一的名号,甚至是远超其他竞争对手的水平,但也逃不过身为粮油企业的命运,长久以来都不能将市场份额转换成更强的盈利能力。

虽然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控制,按理来说在年上市,并且受益于餐饮业逐步回温带来的销售额提升,金龙鱼的生意应该会越做越好,但疫情过后大麦、大米等原材料的涨价,再加上粮油企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特性,直接造成了金龙鱼利润下降的问题。

金龙鱼在业绩预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原文“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也就是说原材料涨价了但他们却不敢像洽洽或者海天等同行一样,宣布全线产品涨价,毕竟作为生活必需品,一旦全线价格上涨,敏感的消费者就可能买其它产品了。

其实这也反应出了粮油企业即使是行业老大,技术壁垒也没有多深,行业门槛很低,一直以来都是靠规模取胜,若是对市场稍有不慎,就会被后来者全面分食,造成了金龙鱼对于产品的议价能力很弱,即便原材料涨价了也不敢轻易涨价,有苦说不出。

有些讽刺的是,金龙鱼在上市之初被称为“油中茅台”,表达了对其行业龙头、A股食品饮料板块巨头身份的认可,但与同样被称为“茅台”的其它行业翘楚相比,金龙鱼只能赚个辛苦钱的情况也被资本看在眼里,才有了不符合预期就立刻作鸟兽散的股价下跌惨状。

此前,金龙鱼曾在年1月8日拥有元/股的高价,对应市值高达.31亿元,而在年中就跌到了80元附近,相当于市值蒸发了亿元,如今更是再向50元以内迈进,可见资本对于金龙鱼的辛苦生意有多不认可。

虽然资本市场已经认为“油中茅台”的称呼多少有点名不副实,但不妨碍掌控金龙鱼的郭氏家族信心满满地向外界表示将会更好地应对涨价,以及展示正在布局和将要布局的中央厨房、预制菜等多个领域,由此也有人认为金龙鱼的未来也没有股价反应地那么灰暗。

作为引领了众多企业的行业领头人,金龙鱼的命运会由“赚辛苦钱”的粮油企业转向什么路径,掌握金龙鱼的郭氏家族和资本市场都在翘首期待,你认为答案会是什么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mymy.com/afhzz/34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