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鸡血,单季增长1533

重庆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8.html

金龙鱼自上市之日起,就曾一度被坊间冠以第二只海天味业的美誉,深受粉丝们的热情期待。然而,我却对其始终心存顾虑,原因主要在于食用油事关基础民生,其价格属于政府适当管控范围,受指导价格调控,毛利率极低,相当于没有完整的定价权,纯粹靠走量维持增长,经不起上下游任何的风吹草动,与模板海天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

年适逢大宗商品进入牛市,上游主要原材料大豆、小麦、油籽、棕榈及月桂酸油均迎来了明显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金龙鱼在业绩端遭遇到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用现实表现兑现了我的担忧。全年在实现营业收入.25亿,同比增长16.06%的情况下,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只有41.32亿、49.96亿,分别同比下降了31.15%、43.17%,使得原本就不高的ROE干脆直接降低至可怜的4.85%,严重辜负了广大粉丝们的期待。

时间窗口进入年之后,一切是否开始变得有所好转了呢。8月4日金龙鱼恰好公布了中期业绩,数据显示: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亿,同比增长15.74%;净利润19.76亿,同比下降33.47%;扣非净利润24.24亿,同比下降38.05亿,依然不太好看,但相对于更为糟糕的一季报,中报的下跌力度已有明显的收窄效应。

这里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可以发现中报扣除一季报影响后,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47亿、净利润18.62亿、扣非净利润15.97亿,相对于一季度分别环比增长了11.34%、.33%、93.11%,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公司已走出低估,迎来新的上行周期了呢。下面就此,我谈谈对金龙鱼中报的感观:

1、民以食为天,无论是食用油,还是大米、面粉,都属于日常必需消耗品,几乎不会受什么周期性影响,更何况我国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大部分城乡居民从收入上讲,均已进入饮食自由的行列,因此所谓疫情下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对这一块的影响极小。具体从金龙鱼年年报到年中报均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营收增长这一现状,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当然营收的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产品的提价,但起码表明即使涨价,该吃还是得吃,产品端的弱周期属性还是能够展露无遗。

2、年上半年,受南美干旱天气导致大豆歉收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大幅上涨,尽管6月中下旬价格有所下跌,但相比去年同期,产品成本仍大幅上升。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受到极大拖累,相对于去年同期再次出现下降,净利润也因此不断下滑。

这一状况也是公司最大的痛点所在,虽然上半年金龙鱼针对部分产品有所提价,但在价格指导调控范围内,并未能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也就是说无法有效的向下游转嫁通胀压力,只能硬扛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剧烈影响,这一点与煤电倒是颇有些异曲同工的意味,以至于业绩上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色彩。

3、公司秉持谨慎经营的原则,为了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通常会使用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一季度产生了较大的衍生金融工具损失,现货利润在二季度随着销售逐步实现。年6月中下旬开始,公司主要原材料大豆及棕榈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从高位回落,衍生金融工具实现了收益。综合以上因素,二季度利润环比出现好转。——上述这段描述摘自中报,大体解释了二季度业绩相对一季度出现明显逆转的根本性原因,即衍生金融工具对冲造成的损益变动。对于这一点有些人会感到气馁,毕竟这不是靠实际经营取得的环比提升,更多只能视为一种偶然性情况;不过我的看法是鉴于上游原材料价格难以回避的剧烈波动性,这也不失为公司积极抚平周期影响,面对这一被动情形所做出的主动努力,总比什么都不做听天由命要好得多。

坦白说,先天生意属性上的缺陷决定金龙鱼很难给股东带来高的股权回报率。然而,就经营层面讲,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当前无疑正处于一个困难周期之内,但是有下行就会有上行,现阶段的低利润率无疑将给未来的某一天带来更大的业绩弹性,对于眼前业绩的颓势切不可以线性思维简单进行联想。不过就当前是否值得投资的问题,最大的矛盾点还在于价格,假如我们摊平周期的影响,以近五年的平均净利润为基准(52.36亿),相对于当前.57亿市值就是48.77倍PE,依然属于太贵的那一类。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mymy.com/afhzz/27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