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烂鳍的病因有两个:一、由于病菌感染,多为水质过老、过酸而引起的。当水体的pH值大幅降低或到达5.5以下时,极易促发病菌的大量滋生、导致鱼体自身免疫能力的下降,从而对健康鱼体的机能产生破坏性极强的侵袭。二、龙鱼与其他鱼一起混养,在混养中相互之间打斗所造成烂鳍。烂鳍症状表现为鱼鳍出现破损,背鳍边缘处呈现暗黑色且鱼鳍呈散开状,有充血点或鳍基部充血,也有可能为背部充血,甚至还有脱鳞和松鳞等现象出现。此时龙鱼会出现食量减小,甚至完全拒食、体表暗淡无光、游动缓慢的现象。背鳍边缘处呈现暗黑色鱼鳍呈散开状为烂鳍的初期症状,一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治疗。龙鱼烂鳍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首先要立即换水1/4左右,然后升温至32℃,便用强效日本黄粉,每25L水使用1g,连续药浴2天,2天后换1/3水量,再下全剂量,3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务必投入足量药物,并在关灯时使用。在此疗程期间内不能喂食,此后可以每天换水1/4来逐步稀释水体中的药性,一般情况下初期的烂鳍症在一周左右即会痊愈。其他药物的治疗可以去市面购买专治龙鱼烂鳍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只要按照其说明书下药即可,也可根据具体的恢复情况来进行药物补充。手术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要将鱼只捞出,在捞鱼时要讲究方法,不能让鱼只受到伤害,要将干净的大袋子放进鱼缸内,把鱼只赶进袋子里面,袋子一定要够大,空间不能太小而影响到鱼只的游动。接下来用麻药将其麻醉,麻药一定要注意用量,用量太大或太小对鱼只都会有伤害。在其被麻醉之后把鱼只捞出来,放在消毒后湿毛巾上此时,快速将不齐的鳍剪掉,并擦些黄粉,再将鱼只放回鱼缸中,一定要注意调整好温度,这样做保持在31℃即可。同时可在鱼缸中放些黄粉,并将pH值调到7左右的范围。手术3天后换水,并且要补1次药,同时也可以在滤槽中多放些珊瑚砂以提高水的硬度值及pH值,防止缸内水体降酸太快。烂鳍病的预防,应当加强对水质的管理,每天需要少量抽取鱼缸底部的排泄物,之后再添加等量的新水。这样做一来可以维持水质的平衡度,二来可以促进龙鱼的新陈代谢,三来可以稀释水中的硝酸盐,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龙鱼烂鳍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