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利鱼成为家庭餐桌、火锅消费的畅销食材,龙利鱼肉质鲜嫩、长时间烹制不易碎,更是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买到的所谓“龙利鱼”,有可能根本不是龙利鱼!
日前,有网友称,一些商家用淡水养殖的巴沙鱼冒充海水鱼龙利鱼销售。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标称为“龙利鱼柳”的商品,原料则多是“巴沙鱼”。在以销售鱼火锅闻名京城的新辣道,这里的新菜单上,原本的龙利鱼肉,已经改换名称成了巴沙鱼。记者询问服务员,餐厅是否更换了鱼的品种时,服务员表示,餐厅一直卖的都是这种鱼,并称龙利鱼就是巴沙鱼。而在北京永辉超市,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促销巴沙鱼段。有不少回头客购买,称该鱼肉久煮不散,口味鲜嫩。销售人员明确表示,巴沙鱼和龙利鱼并不是一种鱼。同时表示,龙利鱼柳在另外的柜台。
水产销售人士表示,因为巴沙鱼在加工成鱼柳后,肉质白嫩、无鳞少刺,与龙利鱼口感类似,不是专业人士基本无法分辨,因此就有商家称其为“龙利鱼柳”,混淆视听。
电商客服:龙利鱼就是巴沙鱼
记者在某电商网站上搜索“龙利鱼”,在销量排名前茅的产品中选取一款单价为44元/kg的龙利鱼,咨询客服这款鱼到底是龙利鱼还是巴沙鱼,客服回答:“这个是龙利鱼,也是巴沙鱼,都是一个东西。”
随后,记者又在另一电商网站上搜索“龙利鱼”,搜索结果的前5个结果中有3个显示为巴沙鱼,2个显示为龙利鱼。记者随机选取其中一款标价为40元/kg的龙利鱼产品,咨询客服同样的问题,客服直接表示不清楚。
记者发现,在第一家电商网站上这款龙利鱼产品页面中,在网页模板的“商品介绍”一项中,原产地是越南,“海水/淡水”这一项中标准的是“海水”。但是,在它的商品信息详细页面,醒目标注了“越南淡水养殖区”。而在第二家电商网站的一些龙利鱼产品页面的推荐菜单中,烹饪方法中赫然写着“取出冷冻‘巴沙鱼片’”。记者注意到,这两款商品都是电商网站的入驻商家的商品,并非电商自营产品。
那么,龙利鱼和巴沙鱼是同一种鱼吗?两者商品名可以通用吗?
两种鱼价格相差至少五倍
我们来辨认一下这两种鱼。有一个最简单的区别,龙利鱼是海水鱼,巴沙鱼是淡水鱼。
龙利鱼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子板鱼、鳎目、鳎米、牛舌鱼,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龙利鱼味道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
↑龙利鱼图片来源于网络
巴沙鱼属鲶形目鱼类,属芒鲶属的芒鲶。巴沙鱼是一种淡水鱼,它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
↑巴沙鱼图片来源于网络
龙利鱼和巴沙鱼是两种不同的鱼类,它们的共同点是肉质白嫩、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而且口感十分相似。因此,普通消费者容易混淆。但是两者价格相差不少。龙利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出产,但是产量较小,价格较贵,目前市场价格约为—元/公斤。巴沙鱼大部分从越南进口,人工养殖产量高,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冻巴沙鱼柳价格约20—50元/公斤。记者发现,不少卖家会刻意强调自己产品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卖的是龙利鱼而非巴沙鱼。
鱼类学名、商品名的命名规则不统一
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确没有严格区分龙利鱼和巴沙鱼的商品名。龙利鱼和巴沙鱼都是鱼类的学名,但不少商家约定俗成把巴沙鱼的商品名直接称为龙利鱼,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其实,鱼类等水产的拉丁学名才是唯一最正规的命名方式。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拉丁学名辨识起来有难度,因此产生了通用的商品名。目前,我国市场上水产品大多由商家自行命名,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
专家表示,如果直接将相对低价的巴沙鱼称为龙利鱼,这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水产品的命名建议使用学名,但是如果有约定俗称的商品名存在,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建议商家除了标注商品名、产地、规格等之外,还应标明学名。对此,他举例说明,如前几年的鳕鱼与银鳕鱼之争,除了商家的诚信问题之外,与鱼类的学名、商品名的命名规则不统一也有关。
法律眼里不容沙,该叫啥就叫啥
对此,法律界专业人士解释称,这条法规是要求企业在商品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时,注明其真实属性。如果商家认为“龙利鱼柳”是商品名的话,按照这一法规,就应该在商品名的同等位置注明其是“巴沙鱼”。不过,该法律界人士也表示,对于这种明知两种鱼并非同一鱼类,还不明确标注的情况,实际上已经造成了隐瞒事实、消费者误认,情况严重有可能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