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外资粮油寡头”的金龙鱼今日开启创业板申购。由于一直以来贴着外资的标签,其在国内的发展也一直比较坎坷,曾多次申请港股上市均以失败告终。此次登陆创业板圆了金龙鱼多年的上市梦,而其上市的目的却是为了撕掉“外资”的标签。9月24日,金龙鱼发布公告称,IPO(首次公开募股)将发行新股5.42亿股,发行价为每股25.70元,募资总额.33亿元,成为创业板有史以来IPO募资规模最大的企业。据悉,本次金龙鱼发行的最终战略配售发行逾1.62亿股,约占发行股份数量的30%,与初始战略配售一致。其中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计划最终战略配售股份占2.87%,其他战略投资者战略配售占27.13%。本次发行的网上和网下申购时间为9月25日周五。关于上市目的,益海嘉里曾表示,融资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上市之后,金龙鱼便能顺理成章变身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国内企业,撕掉“外资”的标签。粮油关乎国计民生,外资粮油企业的迅速崛起扩张,引得国内舆论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声不绝于耳,益海嘉里更一度被冠以“外资粮油寡头”的称号。在监管层对外资粮油企业持警惕态度的时期,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上市寻求“中国身份”此前,金龙鱼多次冲击中国资本市场。谋求独立上市的这条路,金龙鱼走了十年。年,丰益国际计划分拆中国业务的30%在香港上市以谋求增长,最终因当年香港金融市场动荡,预计发行价将无法实现预期规模而搁置,之后其不断寻求登陆港交所,也一直铩羽而归。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取消油脂加工外资准入限制。同年5月,丰益国际集团对外宣布要对中国业务进行重组,再次推动中国业务板块分拆上市。年2月,金龙鱼的母公司丰益国际在财报中宣布,已经完成了中国业务的内部重组。于是,以时任益海嘉里副董事长穆彦魁为首的管理层便向公司更高层建议,考虑运作公司在国内A股上市一事。不过,自带“大白马”光环的金龙鱼在A股上市计划却并不顺利。年末,证监会回复了金龙鱼一份包括62个问题的反馈意见。今年6月22日,金龙鱼才再度更新了招股书,招股书也从页增加到了页。在穆彦魁看来,益海嘉里在国内上市,融资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在于上市之后,益海嘉里便能顺理成章变身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国内企业”,摆脱掉“外资”的称号和限制,也是实现益海嘉里在华业务进一步扩张的基础。由此来看,在益海嘉里诞生IPO念头起,就是寄望通过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从“侨资企业”到“民族品牌”的转身,获得“中国身份”认同。但上市之后,能否如其所愿呢?根据招股书显示,金龙鱼的发行人直接控股股东为香港公司Bathos,持有金龙鱼99.99%的股份,而Bathos系丰益中国(百慕达)的全资子公司。虽然根据丰益国际的持股情况来看,该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但是据益海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