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包括康师傅、统一等在内的多个方便面品牌于近期涨价。
对此,ZAKER新闻通过电商平台询问多家方便面品牌旗舰店的客服,其中,统一、今麦郎、日清方面均称暂未收到相关通知,康师傅截至发稿未回复,白象、拉面说则表示以商品详情页为准。
同时,据潇湘晨报报道,有上海的某小型超市于近日对部分康师傅产品进行提价。其中,桶装方便面由4元调为4.5元,涨幅约12%。
ZAKER新闻发现,美银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也传递了方便面涨价的消息。
报告中称,内地零售价格于1月上涨,康师傅旗下主要的方便面产品在农历新年后,其出厂价上涨超过10%;统一主要的方便面在更换新包装后,其产品零售价格亦上调约12%。并称这主要是由于棕榈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而加价有助于减轻企业的毛利率压力。
尽管各家方便面品牌尚未公开宣布涨价,但在过去一年的消费品涨价潮中,方便面行业也在面临因原材料成本上涨而造成利润承压却是事实。
据悉,方便面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面粉、植物油、风干蔬菜、调料干粉等。其中,面粉、植物油、蔬菜等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农业农村部网站数据显示,年,全国面粉零售价为5.78元/公斤,同比上涨1.4%。而棕榈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的价格更是有大幅度的增长,年,全国棕榈油的期货开盘价为.4元/吨,同比上涨51.4%。另外,去年下半年,蔬菜价格更是一度进入持续上涨模式。
由此,企业可以选择将成本上涨的压力转移至消费者身上,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涨价。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9%。
消费者对方便面涨价的态度不一。有消费者表示,康师傅、统一涨价后,自己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白象、今麦郎,也有消费者对产品涨价表示理解。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方便面食品具有刚需属性,且市场集中度较高,每包0.5元左右的提价幅度对消费者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涨价是一方面,国内整个方便面行业的产销情况也不太乐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1-8月,中国方便面累计产量为.5万吨,同比下降8.18%;尼尔森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下滑7.7%,销售额下滑7.3%。
康师傅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5%至20.4亿元;统一去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滑20.5%至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日本知名方便面品牌——日清食品也宣布涨价。日清方面表示,由于小麦粉价格上涨、包装材料成本提高及国际物流费用增加,时隔三年将对旗下大约种方便面涨价,涨幅最高达到12%。
实际上,国内最近一波消费品涨价潮由多家食品企业开启。
自去年10月以来,"酱油茅"海天味业率先开启一波涨价潮,随后,恰恰食品、金龙鱼、雪天盐业、克明食品、涪陵榨菜、三全食品、千味央厨、熊猫乳品、恒顺醋业、安琪酵母等食品公司纷纷跟进,波及酱油、瓜子、食用油、食盐、米面、乳品、醋、酱油等多个品类。随后,香飘飘、茶颜悦色等奶茶企业也在开年宣布涨价。
由此可见,涨价潮从调味品、冷冻食品开始波及到方便面和零食了。
ZAKER新闻出品
文/熊悦
编辑/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