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红虫竟然被罚7万居然是因为这个

掠夺性捕捞“红虫”,40倍生态损害赔偿!捕捞红虫还能被罚?还罚款这么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探究竟!最近,安徽省检察院对外发布了该省蚌埠市淮上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系列案。淮上区法院就蒋某以机械方式掠夺性采捕天然水域中底栖动物民事公益诉讼一案作出判决,检察机关要求被告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和鉴定费的诉讼请求全部获得支持。6名被告共需承担鉴定费用元,并赔偿元用于修复水生生态。这也是全国首例就掠夺性采捕天然水域中底栖动物提起的公益诉讼。为什么捕捞红虫会被判刑啊!?那以后还能买得到红虫么?我想关于这个问题答案,细心地鱼友应该注意到了,文中出现了机械方式掠夺性采捕捞,也就是过渡捕捞,正常的捕捞是不会被罚的,红虫也还是可以买到的!图:捕捞红虫先从红虫说起,各位鱼友对红虫并不陌生,他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红虫正式的名称是摇蚊科幼虫,依附于水生植物或淤泥,以有机碎屑等水体中的有机物为食,处于底栖动物食物链的底端,对于净化水质、为肉食性水生物提供天然饵料、维持河湖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作用。而北淝河系淮河的重要支流,现有底栖动物70余种(属),其中“红虫”的生物量占底栖动物总量的50%以上。红虫被过渡捕捞会直接损害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而且扰动水体破坏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水生物资源的繁殖、生长、栖息等,严重危害案涉水域的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红虫大图预警!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当然我们的司法机关并非空口断言,而是经过了权威机构鉴定。安徽师范大学野生动植物种及其产品鉴定中心出具了评估报告,认为本鉴定涉及的利用机械方式肆意滥捕底栖动物,实质上是违法行为人利用船载的抽取装置对河道底层进行采砂式过滤捕捞作业,这种机械式采捕作业方式对河流生态环境损害极大,具体表现为:对摇蚊类资源的直接破坏;导致水质恶化;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该评估报告认定,“红虫”市场交易价格为每千克80元,依据捕获物市场价的40倍计算,房某军等6人案涉的41.5斤“红虫”,其生态环境损害价值为6.64万元。评估报告还建议,宜采取放流鱼苗、螺蛳等水生动物以及种植湿地水生植物等方式,修复水生态环境。想不到小小的红虫,有这么大的作用,生物生态链中环环相扣,每一个物种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人为的过度破坏,会导致生态失衡,我们更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龙鱼吃红虫么?该怎么喂?红虫该如何保存?有哪些注意事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龙鱼什么时候吃红虫?

红虫大多数一般生存于水底的淤泥中,其繁衍能力非常的强大,每年到了春夏交替的季节红虫也会羽化变成摇蚊。红虫一般外皮较薄弱,周身呈红色,红虫不光可以喂养热带鱼,有一些时候龙鱼的胃口不是很好,又不怎么吃鱼,龙鱼吃红虫也是可以改善龙鱼的胃口,一般是幼龙的主要食物,幼龙脱去卵囊的时候,就可以给幼龙喂一些冷冻的红虫来给幼龙增加营养,也可以根据龙鱼的习性介绍和饲养时的观察来看龙鱼是否吃红虫。当然多看看养龙鱼的基础知识也会更加了解龙鱼。

红虫如何日常照顾?

红虫的日常照顾很简单,那就是一定的光照和喂食,光照这点要注意光照最好夜晚也是要同时进行的,否则也会出现第二天红虫死亡现象。

那么到了炎炎夏日我们应该怎样保存红虫呢?很多龙鱼玩家都说夏天红虫的保存方法表示很无奈,一般红虫买回家第二天就都死了。

炎炎夏日该如何保存红虫?

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在水中弄湿以后,把红虫多次包裹起来,放在冰箱的保鲜格,在此处切勿冷冻红虫,否则第二天红虫都会冻死。每天都观察是否死亡了的红虫,有就立刻挑出。这样的做法就是防止了大批红虫的死亡。所以必须每天都要坚持检查。按照这样的方法夏季红虫最多可以保存一周。

现在活体红虫普遍价格昂贵且不好保存,还有很多鱼友会选择冰冻红虫。冰冻红虫该如何挑选呢?

冰冻红虫的挑选,主要看清洁度和色泽。

清洁度:如果冰红虫化冻后,里面的杂质、泥土很多,证明在冰冻之前根本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理,所以才会导致杂质很多,这样的一团冰红虫,被金鱼直接吃下去,很有可能第二天就肠炎,这是毫不客气的。

色泽:冰红虫中残留各种死虫、白虫,还有的颜色灰暗的,根本没有本来应该具有的鲜红色泽,这样的冰红虫,也不适合投喂,可能在包装之前,已经死亡了很长时间了,我们处理起来也很麻烦,虽然说死虫可能漂浮水面,但是也不易操作。这样的冰红虫,投喂给鱼,也很容易出问题。

你对捕捞红虫被罚7万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点个“在看”吧

长按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mymy.com/afhgx/764.html

当前时间: